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13年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广义模式搜索算法在水文模型参数优选中的应用
    李慧赟,王本德
    2013(2):1-4.
    [摘要](1177) [HTML](0) [PDF 0.00 Byte](42)
    摘要:
    参数优选是水文模型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与模型的模拟效果紧密相关。在对广义模式搜索(GPS)算法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以2 000 km2的中国流域和760 km2的澳大利亚流域为例,输入实测气象水文数据,探讨了该算法在SIMHYD模型参数优选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对于中国流域(Ⅰ),率定期和验证期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均达到0.7以上,水量平衡误差(WBE)的绝对值小于6%,RMSE分别为2.24 mm/d和2.21 mm/d;对于澳大利亚流域(Ⅱ),率定期和验证期NSE均达到0.7以上,|WBE|小于5%,RMSE分别为0.11 mm/d和0.13 mm/d。可以看出,GPS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收敛性和稳定性,其计算效率和精度较高, 可以有效应用于概念性水文模型的参数优化。
    2  松华坝水资源安全评价的可变模糊识别方法
    卫仁娟,任 财,梁 川,赵 璐
    2013(2):5-9.
    [摘要](1370) [HTML](0) [PDF 0.00 Byte](44)
    摘要:
    水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将可变模糊识别方法引用到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水资源安全评价中,并以二元比较法确定权重,得到的评价结果是,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水资源处于基本安全状态。这与其他文献中用层次分析法、集对分析法等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可变模糊识别方法能够有效地运用于水资源安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
    3  淮沂水系洪泽湖-骆马湖水资源联合优化调度研究
    李其梁,苑希民,杨 敏,刘海娇
    2013(2):10-13.
    [摘要](1136) [HTML](0) [PDF 0.00 Byte](43)
    摘要:
    根据洪泽湖与骆马湖存在丰枯遭遇不同步的情况,且两湖联通河道输水能力满足水资源联合调度的需求,建立了LP-DDR(线性规划-动态决策修正)数学模型,对洪泽湖-骆马湖进行了规划水平年联合优化调度研究。结果表明,两湖联合调度可以实现淮沂水系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缓解两湖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其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  水科院推理公式对数据误差传递作用的初步分析
    辛璐君,刘燕,郭建青,齐学斌,樊向阳
    2013(2):14-17.
    [摘要](1422) [HTML](0) [PDF 0.00 Byte](45)
    摘要:
    为了分析推理公式对代入数据误差的传递作用,应用数值分析中关于误差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推导了水科院推理公式在计算小流域设计洪峰流量过程的北京水科院推理公式中,其关于汇流参数、河流纵比降、损失参数和暴雨参数等的条件数。这些条件数的大小可以表征推理公式本身在计算洪峰流量过程中,对代入数据误差的传递作用的强弱。通过3个实际算例,分别计算并绘出了各个条件数随代入数据扰动幅度的变化曲线。分析可知:(1)暴雨参数n和汇流参数m的精度对于计算洪峰流量结果的精度影响较大;(2)损失参数μ和河流纵比降I的精度对洪峰流量计算结果的精度影响较小。
    5  基于减少水足迹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尹 剑,王会肖,蔡 燕
    2013(2):18-23.
    [摘要](1578)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水足迹是衡量人类的真实水资源需求的概念,因此通过水足迹研究,能够寻找调整水资源消费模式的切入点,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水足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基于上述理论,提出了减少水足迹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类:提高工业用水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发展虚拟水贸易,可以直接降低区域水足迹;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提高绿水利用率可以降低农业水足迹;通过加强非传统水资源特别是再生水、海水、雨水的利用,可以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间接降低水足迹。因此建议在流域上利用水足迹理论,将水资源和生态系统整合起来,进行水资源管理。
    6  立洲拱坝坝肩稳定破坏试验研究
    郑钦月a,张 林a b,陈 媛a,胡成秋a
    2013(2):24-27.
    [摘要](1217) [HTML](0) [PDF 0.00 Byte](41)
    摘要:
    立洲水电站是木里河干流水电规划的重要梯级电站,该工程的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32 m,坝址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了研究该拱坝与地基的整体稳定问题,采用了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超载法试验,在模型中充分反映断层、层间剪切带、长大裂隙及裂隙带等复杂地质构造对坝与地基整体稳定的影响,,而且在试验过程中将光纤光栅传感器布置在坝顶及上游坝面,监测坝体超载过程中的应变,从而分析坝体的开裂破坏过程。试验研究获得了坝肩抗力体变位分布特征,确定了拱坝与地基的超载安全系数和坝肩破坏形态,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7  有压出流条件下突扩突跌掺气设施空腔长度研究
    王婧雅[] ,刘之平,张建民,缴锡云
    2013(2):28-30.
    [摘要](1377)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掺气减蚀措施可以减免高速泄水建筑物的空蚀破坏。采用突扩突跌掺气设施,会同时形成底空腔及侧空腔,获得较好的掺气减蚀效果,对建筑物底板及侧墙均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在有压出流条件下,通过对突扩突跌掺气设施水工模型进行不同突扩宽度、跌坎高度、下游坡度、来流条件下的模型试验,初步确定了跌坎高度、突扩宽度、下游坡度对空腔长度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有压出流条件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底空腔长度与突扩宽度、跌坎高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与下游坡度呈反相关关系;侧空腔长度与突扩宽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跌坎高度及下游坡度均成反相关关系。最后通过量纲分析拟合出有压出流条件下,相对侧空腔长度与综合水力参数X的关系,得到在X<8时计算侧空腔长度的经验公式。
    8  粗粒土颗粒破碎大型直剪试验研究
    胡万雨,覃燕林,刘恩龙,刘秀平,罗才鹏
    2013(2):31-33.
    [摘要](1148) [HTML](0) [PDF 0.00 Byte](34)
    摘要:
    颗粒破碎是粗粒土的基本属性。随着高土石坝的陆续兴建,高应力下粗粒土的颗粒破碎特征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不同粒径粗粒土试样的大型直剪试验,研究了高法向应力下粗粒土的颗粒破碎规律,并对接触面剪应力—剪位移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法向应力增加,颗粒破碎率增加;相同法向应力下,粒径越大,破碎率越大;级配越良好,破碎率越小;颗粒破碎主要形成次一级粒径。
    9  泄水陡坡后消力池的水跃特性数值模拟
    惠 康,李 琳,李梦泽,拜亚茹,李晓庆
    2013(2):34-36.
    [摘要](1208) [HTML](0) [PDF 0.00 Byte](36)
    摘要:
    水跃消能是水利工程中经常采用的消能形式,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水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工程实践中发现,泄水陡坡后消力池内水跃的水力特征值与规范方法计算得到的值有较大差异。通过对不同坡度的陡坡后消力池内水跃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陡坡消力池内陡坡坡度与水跃长度的关系,并对比了数值模拟所得的水跃长度值与经验公式及模型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相对误差较小,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因此,在今后实际工程设计中,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陡坡后消力池长度进行初设。
    10  宽尾墩—跌坎底流消力池联合消能工试验研究
    王丽杰,杨文俊 ,常银兵,李继聪
    2013(2):37-40.
    [摘要](1292) [HTML](0) [PDF 0.00 Byte](38)
    摘要: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着重分析比较了宽尾墩—跌坎联合消能工与跌坎以及常规消能工消力池内的水流流态、临底流速以及脉动压力等。试验结果表明,该种新型的消能方式改善了跌坎消力池内的水流流态,降低了消力池内的临底流速和脉动压力,缩短了消力池的长度,减轻了下游河道的冲刷,并且能很好的地利用宽尾墩良好的消能率,克服了宽尾墩挑射水流对消力池底板的冲击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丰富了泄洪消能工的型式。
    11  区域夜间最小流量的灰色DGM(1,1)动态预测
    杨 龙 吴 珊 董驹萍
    2013(2):41-44.
    [摘要](1451) [HTML](0) [PDF 0.00 Byte](43)
    摘要:
    针对一个实际独立计量区域(DMA),根据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的数据,采用趋势图和灰色关联度分析了DMA入水口的流量特征。然后基于灰色理论建立4个夜间最小流量的灰色模型,对比分析4个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精度,确定离散灰色DGM(1,1)模型是此DMA的夜间最小流量的最佳预测模型。灰色DGM(1,1)新陈代谢模型具有很好的动态预测精度,应用灰色DGM(1,1)新陈代谢区间预测方法分析了此DMA区域的夜间最小流量的阈值,从而为DMA的漏失状况起到预警作用。
    12  双级贯流式水轮机导叶和转轮的水力设计
    黄敏,屈波,皮雪松,汪醒鹏,文亚南
    2013(2):45-48.
    [摘要](1296) [HTML](0) [PDF 0.00 Byte](37)
    摘要:
    针对一种新型双级贯流式水轮机,推导了一级导叶、一级转轮、二级导叶和二级转轮的参数设计公式。利用数值模拟商业软件Fluent分析了水轮机在设计工况下的数值性能。数值计算时控制方程采用雷诺时均N-S离散方程,湍流模型选择标准k-ε模型,得到了水轮机的流线图、导叶和转轮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的压力分布图,以及中心对称面x=0.0835的速度矢量图,数值计算结果证明了水轮机设计的正确性。
    13  管道漏水引起黄土滑坡失稳机理研究
    刘朋飞,李 滨,高 扬
    2013(2):49-51.
    [摘要](1094) [HTML](0) [PDF 0.00 Byte](32)
    摘要:
    2011年3月2号,甘肃东乡县城发生重大地质灾害——滑坡,威胁县城2/3安全。通过对东乡县城“3·2”滑坡的现场勘察,分析了滑坡的发育特征,并对非饱和黄土进行土水特征曲线吸湿测试,运用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进行了管道漏水滑坡渗流场模拟,探讨了管道漏水引起的黄土滑坡渗流场变化规律。最后,对原始边坡与管道漏水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对比,认为管道漏水是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
    14  北京大兴区第四系地下水氟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王新娟,李世君,周 俊,韩 辉
    2013(2):52-57.
    [摘要](1451) [HTML](0) [PDF 0.00 Byte](45)
    摘要:
    北京大兴地区西南部第四系地下水氟含量普遍超标,严重制约区域供水。通过取样化验,分析了研究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范围。综合区域水文地质、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水化学等方面特征,分析了高氟水的成因,认为浅层高氟水的形成机理属于F-蒸发浓缩富集型,而深层高氟水中的氟则是来自于基底富氟白云岩。研究成果对区域供水井的设计施工,以及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具有现实社会意义。
    15  贵州绿塘煤矿涌水量预测研究
    彭辉才,徐卫东,付 青,熊燕娜
    2013(2):58-61.
    [摘要](1632) [HTML](0) [PDF 0.00 Byte](33)
    摘要:
    矿井涌水量预测对于保障矿山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常用的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有大井法、数理统计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水文地质比拟法、水均衡法、相关分析法和涌水量降深曲线法等。,每种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综合考虑贵州绿塘煤矿的水文地质特征及资料情况,选取大井法和水均衡法对其矿井的涌水量进行预测,并对影响涌水量预测结果的参数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显示:绿塘煤矿的一般涌水量预测值为210 L/s,最大涌水量预测值为410 L/s。同时,对影响涌水量预测结果的参数进行了分析,确保了预测结果的精确性。本研究可以为矿井水害防治和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16  南天山库玛拉克河出山口第四纪以来河谷变迁初探
    何明亮,许 模,张 强,赵 幸,任 蕊
    2013(2):62-66.
    [摘要](1382) [HTML](0) [PDF 0.00 Byte](35)
    摘要:
    综合分析库玛拉克河出山口的地质构造、河床沉积特征,研究其河谷变迁规律。通过对研究区构造发育历史的分析,结合、河床沉积特征,以及钻孔所揭露的河谷两岸古河床沉积高程特征,以及、出山口以外阶地发育高程规律等地质地貌资料,初步对河谷第四纪以来的稳定-下切周期进行判别,并将结果与研究区岩溶发育规律进行对比后,进一步确定了库玛拉克河谷的垂向演变特征,得到认为第四纪以来该河谷经历了七次稳定-下切旋回。通过对利用各阶地沉积物的热释光测年分析结果,对河谷的下切速率进行了计算,表明在70~80 ka之前河谷的下切速率最快,达到8.2 m/ka。在河谷下切的过程中,河谷同时不断向左岸进行迁移。
    17  李雅庄矿区地下水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特征研究
    徐树媛
    2013(2):67-70.
    [摘要](1357) [HTML](0) [PDF 0.00 Byte](41)
    摘要:
    根据李雅庄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成果,对矿区主要含水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环境同位素方法进行水体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李雅庄矿区各含水层地下水水质存在一定差异;石炭系太原组岩溶裂隙水水质类型单一,与二叠系裂隙水相比,阴离子SO42-含量明显降低偏低,阳离子Na+含量则明显增高偏高;奥陶系峰峰组岩溶水水质变得相对复杂,并呈现出明显的水平分带性;奥陶系上?上马家沟组岩溶水,相对与峰峰组岩上马家沟组O2S 位于峰峰组之下,与峰峰组整合接触溶水而言相比,水质类型及阴、阳离子含量均有明显差异。环境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水样δD、δ18O值偏离当地雨水线较远,说明太原组岩溶裂隙水及奥陶系岩溶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条件相对较差;水样氚浓度分析结果说明太原组岩溶裂隙水及奥陶系岩溶水不是未接受近年大气降水的补给,属于古水和新近入渗水以及二者混合水。
    18  修正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寇文杰
    2013(2):71-75.
    [摘要](1154) [HTML](0) [PDF 0.00 Byte](38)
    摘要: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质评价中越来越为更多的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者所采用,但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存在确定隶属度问题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的复合运算问题。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对评价方法加以修正,并将修正前后的方法应用同一案例,进行评价效果对比。结果显示,由于所采用的案例区域地下水水质较差,因此导致评价结果与改进前的“相乘取大”和“取小取大”算子相似性较强,但评价结果仍显示,改进后的方法更为真实的反映了地下水水质真实状况,方法可行,评价结果可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9  白洋淀气候变化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田美影,王学东,马雪姣,李贵宝
    2013(2):76-80.
    [摘要](1658) [HTML](0) [PDF 0.00 Byte](36)
    摘要:
    根据1955年—2010年白洋淀地区气象数据及生态资料,研究了气候变化对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期为白洋淀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近56年来,白洋淀地区的气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在2007年达到最高值,而降水量、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996年以后的降水量均低于56年的平均降水量。白洋淀地区降水量和年最高水位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平均气温和水域面积的变化趋势则相反。水位、水域面积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了白洋淀水质和生物多样性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配比例。
    20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沿线城市经济的影响
    韦亚南 张 琨 张宝雷
    2013(2):81-85.
    [摘要](1311) [HTML](0) [PDF 0.00 Byte](38)
    摘要: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7/599-2006)的出台是山东省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水质的重要举措。为了分析新标准实施后流域的污染物实际减排效果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选取了新标准实施前后3~5 a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和地区经济发展数据,对新标准实施对沿线枣庄、济宁、泰安、莱芜、临沂、菏泽6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水平、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新标准在有效促进污染物减排的同时,促进了沿线6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并未对6市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1  陆地生态系统水体中硝酸盐行为过程模拟原理、进展及存在问题
    李发东[],宋 帅 ,蔡文静 ,李 静,柳 强
    2013(2):86-93.
    [摘要](1383) [HTML](0) [PDF 0.00 Byte](39)
    摘要:
    该文以SWAT、AnnAGNPS、HSPF、RZWQM、BASINS和GLEAMS 六种主流模型为例,系统阐述了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中硝酸盐行为过程的模拟与应用发展情况,分析了目前主流模型中硝酸盐模拟的原理,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有微生物参与的氮素转化过程的计算方法、氮素与作物耦合过程机理及定量方法方面需要深入的实验研究,以探索其机理,提高模型模拟预测性能。同时指出目前绝大多数的一维田间尺度模型应借鉴区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拟方法或与分布式水文模型耦合进行尺度扩展;流域尺度模型,应进一步加强多个环境耦合过程的模拟研究;详细指出了SWAT、AnnAGNPS流域模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22  水资源管理产生、范畴与变革
    程伍群,王丽丽,安秀荣,路 梅
    2013(2):94-98.
    [摘要](1300) [HTML](0) [PDF 0.00 Byte](37)
    摘要:
    以自然界水文循环为基础,以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为主线,系统分析了水资源及水资源管理的内涵,揭示了水资源管理产生与发展历程,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水资源管理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水资源管理模型。针对目前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分析了水资源管理的模式与内容及其发展趋势。
    23  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探讨
    王 菲,杨国录,刘林双,陈 萌,陆 晶
    2013(2):99-103.
    [摘要](1430) [HTML](0) [PDF 0.00 Byte](35)
    摘要:
    随着城市污泥产量连年增长,污泥处理问题迫在眉睫。由于用地日益紧张和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传统的处置方法如填埋已经不符合发展要求。作为污水处理厂的伴生产物,污泥含有大量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可以变废为宝。因此,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污泥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国内外城市污泥的处置现状,对污泥资源化技术进行了分类,并就污泥在土地利用、建材利用、能源利用和其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综述,同时还分析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指出污泥资源化利用和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需要继续提高工艺水平,推进技术创新,完善政策法规。
    24  国内外垃圾渗滤液中有害有机污染物筛查综述
    庞雅婕,刘长礼,裴丽欣
    2013(2):104-107.
    [摘要](1220)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垃圾渗滤液中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与垃圾填埋场地条件、填埋物种类和垃圾处理方法有密切关系。国内外对于垃圾渗滤液中有害有机物有多种分类法,按物质结构可以分为脂肪烃类、单环芳烃类、酚类、多环芳烃类、邻苯二甲酸酯类;按污染物源的用途可分为农用类、医用类、电子元件类等。许多污染物对人类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或为内分泌干扰物,影响人类健康安全。然而人们目前国内对这些在地下水中含量甚微但危害巨大的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中存在的限制规定却很少。因此为此,探讨了一些危害严重的污染物的限制标准。,建议今后在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研究中,应有针对性地着重研究此类污染物,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防止地下水受到此类物质污染。
    25  抚育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涵养水源功能影响
    石丽丽,,徐成立,王雄宾,谷建才
    2013(2):108-111.
    [摘要](2001) [HTML](0) [PDF 0.00 Byte](35)
    摘要:
    抚育间伐对森林植被涵养功能有较大影响,以冀北山地不同抚育间伐措施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植被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林植被截留能力和枯落物持水功能随着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减小;土壤蓄水功能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表现出逐渐增大趋势。间伐后对其进行枯落物收集、清除等经营活动可增大其植被截留功能和枯落物持水功能,但会降低其土壤蓄水功能。三个层次当中,土壤蓄水功能所最大,其次是枯落物持水功能,植被截留功能最小。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合理抚育间伐,能提高其涵养水源功能。
    26  北京市房地产项目雨水径流的研究
    王国 王冬梅 孟岩 郭晶晶
    2013(2):112-116.
    [摘要](1380) [HTML](0) [PDF 0.00 Byte](38)
    摘要:
    房地产项目建设会形成4种不同类型的下垫面:不透水建筑物屋顶、硬化地面、透水型地面和绿地。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确定,四种下垫面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24%、22.8%、28.2%、25%,据此对各自径流系数加权平均得出北京市房地产项目建设形成的下垫面的总的径流系数为0.60。同时对2006年-2011年6年间北京市的房地产项目的雨水径流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房地产项目7、8月份产流量最大;四种下垫面形成的雨水径流量顺序为:不透水建筑物屋顶>硬化地面>透水型地面>绿地。基于对房地产项目特点及其雨水径流特征考虑,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重透水铺装、集雨池、屋顶绿化和下凹式绿地等雨水收集与利用措施建设,加大雨水入渗与利用,缓解城市雨水管道排水压力。
    27  不同生育期补灌对覆膜马铃薯土壤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田为军,郭琼琳,李维华
    2013(2):117-120.
    [摘要](1662) [HTML](0) [PDF 0.00 Byte](37)
    摘要:
    以马铃薯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补灌对马铃薯土壤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共设计5种处理模式(T1、T2、T3、T4、T5):T1平地种植,全生育期不灌水;T2到T5处理为沟垄覆膜栽培模式,补灌日期依次为播种期、苗期、发棵期和薯块膨大期。试验结果表明,T4和T5处理中40~80 cm剖面段的水分消耗显著,分别为25.6 mm和27.4 mm;从产量及其构成来看,T4处理的产量为24 984 kg/hm2,其大薯和中薯的公顷产量为14 490.7 kg,商品率最高;从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来看,T4和T5处理最优。总体而言,在发棵期实施补灌的T4处理是一种能有效节水增产的限额补灌模式。
    28  不同沟垄集雨方式对旱地燕麦耗水强度及产量的影响
    王生辉,李维华
    2013(2):121-124.
    [摘要](1202) [HTML](0) [PDF 0.00 Byte](39)
    摘要:
    沟垄覆膜集雨技术在旱区农业中的显著节水增产作用,使其在我国西北半干旱农业区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为了研究适宜于燕麦的沟垄集雨方式,分析其耗水规律,丰富沟垄集雨模型,设计了4个处理:T1—平地种植,T2—沟垄不覆膜不供水种植,T3—沟垄覆膜不供水种植,T4—平地充分供水种植。结果表明:(1)在燕麦的主要生育阶段,除T4处理之外,T1处理的耗水量要高于T2和T3处理;(2)T3处理显著地增加了耕作层0~30 cm剖面的土壤水分,达到6.93 mm,而T1处理土壤各剖面的水分消耗量最高;(3)T4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 854 kg/hm2,T3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 611.2 kg/hm2,T1较T3高242.8 kg/hm2。而在不供水的各处理之中(T1、T2、T3),T3较T1和T2分别增产28.1%和27.8%;(4)T4处理各产量构成为各处理中最高,T3处理显著降低了燕麦的千粒重,其值仅为13.9 g,其余主要指标均显著高于T1处理。
    29  浅谈双支管滴灌系统在果棉间作套种中的应用
    王周奇
    2013(2):125-127.
    [摘要](1511) [HTML](0) [PDF 0.00 Byte](35)
    摘要:
    发展间作套种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对间作套种的作物如何实施高新节水灌溉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引入双支管滴灌系统技术,并以新疆皮山县为例,对红枣套种棉花进行了双支管滴灌的设计。实施和运行结果表明,双支管滴灌系统有效地解决了间作套种情况下的作物灌溉问题,为今后在立体种植模式条件下的滴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30  立洲RCC拱坝渗控方案的三维有限元优化分析
    行亚楠,胡升伟,王 滔,吴震宇,陈建康
    2013(2):128-132.
    [摘要](1223) [HTML](0) [PDF 0.00 Byte](38)
    摘要:
    以四川木里河立洲水电枢纽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坝区的渗控措施展开研究。利用ANSYS12.1建立三维有限元渗流模型,计算分析得到了各渗控方案的渗流特征和渗透压力变化规律。对各方案中关键部位的渗透比降、渗漏量和典型剖面渗流场的渗压、地下水位等特征量进行比较分析后,得知:(1)立洲拱坝渗控措施设计方案的防渗帷幕和排水孔幕能有效降低坝后渗流浸润线,对于减小坝基、坝肩扬压力、改善坝基和坝肩受力条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2)加深帷幕和排水孔幕、增厚帷幕对降低坝区渗透压力作用不大;(3)适当增加f5断层附近防渗帷幕的深度,可防止f5断层形成渗漏通道,影响坝区渗透稳定;另外,取消第一层排水幕、缩短坝肩防渗帷幕延伸长度,可使渗控措施在满足渗流安全的前提下更为经济。
    31  三维有限单元法在某分离式大型船闸闸室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苏 超,崔潇菡,李炳华
    2013(2):133-137.
    [摘要](1373) [HTML](0) [PDF 0.00 Byte](38)
    摘要:
    结合ABAQU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某分离式船闸的标准段闸室为基本计算结构,并拟定地基模拟范围,建立了闸室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变形特点。并根据三维有限元内力计算原理及方法计算出闸室段各部位控制点的内力,为设计人员进行配筋设计提供了便利条件。
    32  基于均匀设计的砂砾石层浆液扩散规律研究
    宿 辉,王丽影
    2013(2):138-141.
    [摘要](1140) [HTML](0) [PDF 0.00 Byte](36)
    摘要:
    在砂砾石层灌浆中,渗流对浆液在不同方向上扩散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空白。现通过室内灌浆模拟试验,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构建试验方案,对不同渗流强度砂砾石层中浆液在不同方向上的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灌浆压力 、水灰比 、渗透系数 以及渗流速度 对浆液在不同方向上扩散半径 的影响,并得出回归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对浆液扩散半径 影响最显著的是灌浆压力 ,渗透系数 的影响次之;渗透速度 与上游向扩散半径 负相关,与下游向扩散半径 显著正相关,而对侧向扩散半径 的影响很小。
    33  堆场疏浚淤泥沉降规律计算
    张 铮 吴 燕 胡保安 刘禹杨
    2013(2):142-146.
    [摘要](1677) [HTML](0) [PDF 0.00 Byte](38)
    摘要:
    基于淤泥颗粒在水中的受力情况和管道射流基本理论,建立了适用于堆场淤泥颗粒的基本运动方程,得到了淤泥颗粒的沉降速度分布图、水平管道射流各断面上的速度分布图和不同断面处轴向速度分布图。通过拟合淤泥颗粒在堆场中沿垂向、轴向和径向的运动规律,构建了堆场主沉降区内淤泥颗粒粒径范围从0.35~300 μm沉降历时17 h的分层沉降模型,大致模拟出淤泥沉降规律。淤泥颗粒粒径呈现扇形分布,沿堆场方向沿程递减分布,砂粒在堆场的前250 m沉降完全,粉粒沿堆场水流方向依次沉降,黏粒大部分悬浮在水中,有利于后期实现堆场空间的有效利用和疏浚淤泥的资源化利用。
    34  低强度等级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提高措施
    韩仕宾,江 敏,刘培科,刘红霞
    2013(2):147-150.
    [摘要](1081) [HTML](0) [PDF 0.00 Byte](35)
    摘要:
    由于水工混凝土自身胶凝物质含量少,强度等级较低,因此混凝土成型后表观质量普遍较差,成为影响其致密性和渗透性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根据南水北调东线睢宁二站泵站混凝土工程高质量成型需求,探讨了普通模板和透水模板浇筑养护条件下低强度等级水工混凝土成型性能差异。泵站底板混凝土现场工艺试验及相关耐久性试验结果显示,对于不同配比的混凝土试样,采用透水模板布后,成型致密光滑,表面无缺陷或孔洞气泡,密实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回弹强度显著增长,冻融、碳化及冲磨等耐久性指标也有所提高。
    35  基于可公度理论的关联规则算法在干旱中的预测研究
    彭高辉 马建琴,贺渊博
    2013(2):151-153.
    [摘要](1261) [HTML](0) [PDF 0.00 Byte](34)
    摘要:
    利用可公度理论中的三元—五元可公度式及其拓展式,从粗粒度角度对郑州地区从1901年—2000年严重干旱等级以上记载年份进行可公度数统计和分析,依据预测结果结合数据挖掘理论中的关联规则算法作进一步推演和修正,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准确率达80%,同时预测从2013年—2015年郑州市不会发生严重以上等级干旱。
    36  坝下涵管事故原因及教训
    喻蔚然,,董建良,,傅琼华,
    2013(2):154-156.
    [摘要](1164) [HTML](0) [PDF 0.00 Byte](41)
    摘要:
    江西某水库采用水平定向钻法建造了一条坝下涵管,但运行仅几个月即发生垮塌。为深入探讨水平定向钻法在水库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采用复核计算和层次分析的方式,分析了事故原因,结合水库工程的特点,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经验教训。主要结论是:将水平定向钻法应用于水利工程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是不但要做到设计合理、指标明确、选材合适,还要把握钻进泥浆的配比、注浆压力的选取以及回填灌浆等关键技术,严格施工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安全运行。
    37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水系分类中的应用
    付利钊 贾琇明 魏竞
    2013(2):157-160.
    [摘要](1885) [HTML](0) [PDF 0.00 Byte](39)
    摘要: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水系的有效提取对于实现快速、高效、范围广的整体水系监测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利用易康软件对研究区的遥感影像进行了多尺度分割,选择最合适的分割尺度,并选择最佳的光谱因子 和形状因子(紧致度 和光滑性 ) 进行分割;然后进行面向对象的分类,选取对象的光谱属性信息Layer Values中的Brightness和对象的几何特征Geometry中的length/width两个特征分别采用最邻近分类法和隶属度函数法进行分类,将遥感影像分为水系和其他地类两种情形。面向对象的分类结果要比单纯依靠光谱信息的基于像素的分类方法的结果好,形成的分类结果图更符合人的思维方式。通过和二调成果图的对比以及根据分类结果得出的最佳分类结果概率,表明了最邻近分类法在水系分类中更能准确的进行分类。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