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13年第0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国2001年—2010年水资源量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陈华鑫,许新宜,汪党献,王红瑞
    2013(6):1-4.
    [摘要](3740) [HTML](0) [PDF 845.11 K](6005)
    摘要:
    本文根据2001年—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的水资源量与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的45年系列成果,分析了中国近10年水资源的变化情况,认为:通过论证全国一级区的45年的天然径流量及其延长系列,表明45年系列成果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全国水资源一级区上看,大部分区域偏枯,仅有淮河区和西北诸河区偏丰,地表水资源量的丰枯分布情况决定了水资源总量的丰枯分布;近10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使北方地区水资源情势进一步恶化,枯水时段进一步延长,北少南多的水资源分布格局进一步加剧。
    2  人类活动对流域洪水过程的影响分析
    薛志春 ?李成林 ?彭勇?周惠成刘媛媛
    2013(6):5-9.
    [摘要](3534) [HTML](0) [PDF 907.35 K](4959)
    摘要:
    流域洪水过程受降雨、流域下垫面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人类活动对流域出口洪水过程的影响在近些年越来越明显。选择第二松花江丰满水库以上为典型流域,在调查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三水源新安江模型,结合人类活动对洪水的主要影响方式,建立了人类活动与模型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依据参数物理意义对WM,B进行改进,并进行场次洪水模拟。通过结果对比分析可知,该方法模拟精度较高,模拟结果能合理反映人类活动对实际洪水过程的影响,可以为该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与洪水预报提供参考,对其他流域洪水的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3  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刘 笑a 邵晓华a 王 涛b
    2013(6):10-15.
    [摘要](3681) [HTML](0) [PDF 1.07 M](5713)
    摘要:
    采用EOF法对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6月-8月)降水场进行分解,得到三种主要的降水空间分布型,即“总体一致型”、“南北涝(旱)中间旱(涝)型”以及“南涝(旱)北旱(涝)型”。利用Mann-Kendall检验和功率谱对时间系数做进一步处理,分析各空间分布型的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第一、第二时间系数均未检测出突变的发生,第三时间系数存在一次突变,时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之前的“南旱北涝型”转变为“南涝北旱型”;第一时间系数存在50年左右的显著周期,第二时间系数存在2年左右的显著周期,第三时间系数存在50年左右的主周期和2~3 a左右的次周期。对季风指数和时间系数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第二时间系数与东亚、南海季风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揭示了季风强弱对夏季主要降水场的指示作用。
    4  基于MIKE21的濛洼蓄滞洪区洪水演算模拟
    魏 凯,梁忠民,王 军
    2013(6):16-19.
    [摘要](2373) [HTML](0) [PDF 1014.66 K](3904)
    摘要:
    为研究蓄滞洪区分洪之后洪水演进情况,以淮河中游濛洼蓄滞洪区为研究对象,采用MIKE21模型对洪水演进过程进行了二维模拟计算。利用2007年实测水位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后,水位模拟最大相对误差约10%,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精度。运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最危险分洪方案下蓄滞洪区内任一点的水深、流速、流达时间等洪水淹没要素。研究成果可为濛洼蓄滞洪区防洪救灾提供技术支撑。
    5  淮河流域近60年来干旱灾害特征分析
    陈小凤 ,王再明,胡军 ,王振龙
    2013(6):20-24.
    [摘要](1885) [HTML](0) [PDF 1.21 M](3716)
    摘要:
    频繁发生的干旱灾害严重制约了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对淮河流域1949~2010年期间干旱灾害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流域各县区不同季节旱灾发生频次和易旱季节分布,以及不同程度旱灾的发生频次和易旱地区分布,绘制了流域易旱季节分布图和易旱地区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易发春夏旱、夏旱、夏秋旱和春旱,发生频次依次降低;流域易发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发生频次相对较少。研究成果可为淮河流域旱情监测、预测及预警提供基础资料,为防旱抗旱减灾和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6  沭水东调工程跨流域水库群联合供水研究
    彭慧 李光吉 李维硕 王华 郑姝卉
    2013(6):25-29.
    [摘要](2948) [HTML](0) [PDF 988.34 K](3396)
    摘要:
    在分析日照市沭水东调工程特点的基础上,以城市供水量最大、水库弃水量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多目标跨流域水库群联合供水调度模型。同时,将遗传算法嵌套于长系列变动时历法中,对工程涉及的沭河流域青峰岭、小仕阳、峤山水库以及傅疃河流域日照水库进行联合供水调算,探讨沭河流域各水库的可调限制库容和日照水库需水动态限等调水指标。结果表明,水库群联合供水较各水库单独供水可增加利用沭河水量939万m3,反映了水库群联合调度有助于充分挖掘沭河流域各水库的供水潜力,对解决日照市区供水缺口十分有利。
    7  天山西部地区水面蒸发量计算模型研究
    王振英
    2013(6):30-34.
    [摘要](2987) [HTML](0) [PDF 812.85 K](3705)
    摘要:
    利用天山西部地区9个县市气象站近50年的降水、气温和水面蒸发观测资料,分析了天山西部地区干旱指数与干燥度的关系,并推导出利用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E601型蒸发器观测值表示的水面蒸发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天山西部地区代表站年以及春、夏、秋三季干旱指数与干燥度的相关性十分显著,因此可以利用年降水或春、夏、秋三季降水和平均气温资料计算相应水面蒸发量的经验性模型。通过对各代表站水面蒸发量的拟合检验计算,单站模型和5站综合模型拟合结果均符合《水文情报预报规范》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因此推导的计算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8  河北省中小河流防洪现状及减灾对策分析
    吴现兵,程伍群,孟 霄,郭文颢,王丽丽
    2013(6):35-38.
    [摘要](3250) [HTML](0) [PDF 801.25 K](4340)
    摘要:
    河北省境内中小河流众多,洪水灾害是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通过分析水汽来源、天气系统、地形等因素对暴雨形成的影响,以及河北省暴雨洪水特性,对境内中小河流防洪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与自然因素相比,人类活动才是影响河道防洪主要因素。基于上述认识,针对中小河流防洪减灾对策,提出了应通过制定防洪规划和治导线规划等工作尽快划定河道行洪范围,逐步修建工程措施提高沿河保护区的防洪标准,同时采取多项非工程措施来加强管理、限制人类活动、规范水事秩序等,使各中小河流防洪体系逐步完善,为保护河道沿岸经济发展的成果和人们稳步进入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9  北运河(北京段)底泥磷含量及其对上覆水质的影响
    龚艳伟 ,李晓秀,王晓燕,任万平
    2013(6):39-44.
    [摘要](3467) [HTML](0) [PDF 829.67 K](4295)
    摘要:
    采用SMT和Psenner分级提取法分别测定了北运河(北京段)底泥总磷和各结合态磷的含量,结果表明,春季北运河底泥TP平均含量为1 086.29 mg/kg,含量偏高,属严重污染;各结合态磷平均含量顺序为Ca-P>Al-P>Fe-P>NH4Cl-P> Res-P>Org-P,相同结合态磷的含量在不同采样点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各结合态磷与上覆水质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北运河(北京段)底泥TP含量主要受NH4Cl-P、Fe-P、Al-P和Res-P影响,其中Al-P的影响最大;NH4Cl-P、Fe-P、Al-P和Res-P均与上覆水含磷量显著相关,其中BAP(BAP≈NH4Cl-P+Fe-P+Al-P)平均含量达到TP的48.63%,且与上覆水含磷量极显著相关,说明底泥磷特别是BAP的转化释放是引起上覆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10  骆马湖沉积物重金属及营养盐污染研究
    王永平,洪大林,申 霞,于剑,姬昌辉,谢 瑞
    2013(6):45-48.
    [摘要](2610) [HTML](0) [PDF 1.01 M](3744)
    摘要:
    利用137Cs定年技术对骆马湖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定年,同时测定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和营养盐含量的垂直剖面与水平分布。结果显示:骆马湖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为3.5 mm/a;在垂向上,随着沉积物深度变浅,营养盐含量逐渐升高,而大部分金属元素含量保持稳定或减少,只有Cd和Pb含量明显升高;在平面上,大部分金属元素的含量峰值出现在湖心区域,而营养盐的含量峰值出现在西部和南部湖区。可见骆马湖受人为污染影响严重的主要是重金属中的Cd与Pb和营养盐,且湖心区域污染较重。
    1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对南四湖水环境影响评价
    郭华 ,肖伟华,尚静石,王文川
    2013(6):49-53.
    [摘要](2524) [HTML](0) [PDF 769.62 K](3435)
    摘要:
    在综合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南四湖水环境影响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改进,结合模糊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指标,突出体现了这种方法在将定性指标量化方面显示的优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南四湖的水环境影响评价最终结果是0.640,说明调水工程会对南四湖水生态环境产生一定正面影响。
    12  天津滨海新区水库水质状况分析
    常素云,程 群,任必穷,尚言武
    2013(6):54-57.
    [摘要](2610) [HTML](0) [PDF 788.39 K](3957)
    摘要:
    通过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获取了滨海新区水库水质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滨海新区各水库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滨海新区营城水库出现了轻度富营养,其余各水库均为中营养;沙井子水库、营城水库、钱圈水库的个别指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V类水质标准,北大港水库及北塘水库超过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作为未来天津水源地之一的北大港水库的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均超过饮用水水质标准,因此急需采取必要的水质净化措施。
    13  我国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赵玉红,丛纯纯,赵 敏
    2013(6):58-61.
    [摘要](2507) [HTML](0) [PDF 754.62 K](3035)
    摘要: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全面掌握我国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隶属度函数计算等分析方法,建立了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并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历史数据以及监测资料,对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可为城市河湖水污染综合治理和城市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证参考。
    14  南水北调东线主要污染物入河量历年变化分析
    郭 鹏,吴培仁,任 静
    2013(6):62-66.
    [摘要](2328) [HTML](0) [PDF 934.80 K](3119)
    摘要: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治污历程,以规划水平年2000年为基准,以2002年—2012年为时间轴,分省、按区段对东线淮河片十年来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入河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通过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东线沿线污染负荷削减显著,在“十五”期间基本遏制主要污染物入河量过快增长的基础上,“十一五”沿线污染负荷呈大幅下降趋势,2010年沿线污染负荷总体达到规划控制目标要求,2012年治污减排效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为2013年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15  冶河威州泉域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孔祥科,王平 李云庆,王志华 韩永涛,韩占涛
    2013(6):67-70.
    [摘要](1473) [HTML](0) [PDF 842.45 K](2942)
    摘要:
    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开展了冶河威州泉出露区的地形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及水质测试,对冶河威州泉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利用SWOT模型对其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分析,根据功能分区理论提出了今后旅游开发建议。分析认为,冶河威州泉作为典型的泉水-河流型湿地景观,泉水资源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与旅游开发潜力,但同时也存在开发落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劣势。开发初期宜采取“增长型发展”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建立具有较高产业价值的湿地景观,利用市场的推动来更好地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16  农村水利工程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刘海燕 刘晓民 魏加华 万 峥
    2013(6):71-74.
    [摘要](1899) [HTML](0) [PDF 909.44 K](3649)
    摘要:
    为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监测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解决应用系统之间不能互连互通等问题,研发了集信息采集、监测、网络传输、应用以及信息决策于一体的农村水利工程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物联网体系架构了系统框架并采用SOA和ESB技术建立了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而且可对农村水利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17  丹江口水库水质的遥感监测
    吴川 ,张玉龙 ,张克荣,叶琛,张全发
    2013(6):75-80.
    [摘要](2525) [HTML](0) [PDF 1014.41 K](3344)
    摘要: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质安全将直接影响到调水工程的成败。根据丹江口库区2012年3月25日和8月9日的两幅HJ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同步的实测水质参数,采用经验反演模型对丹江口水库叶绿素a(Chl_a)浓度、总磷(TP)浓度和水体透明度(SD)进行了定量反演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枯水期和丰水期,丹库和汉库入库口的Chl_a浓度和TP浓度都要高于其他区域,而入库口区域的SD要低于其他区域。通过分析14项实测水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和丹江口库区LULC遥感解译结果发现,枯水期库区TP主要来源于库区上游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而丰水期TP主要来自于农业面源污染。SD反演结果还显示,由于汉江上游降雨量大,水土流失严重,使得汉库水体透明度明显低于丹库。利用Chl_a反演结果对丹江口水库的水体营养状态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丹库、汉库入库口区域以及水体流通性较小的狭小水体,水库水体达到了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因此,应该加强对库区面源污染的控制和生态环境修复。
    18  黄河自净需水量计算模型系统开发与应用
    马秀梅、邵岩、张建军、张文明、闫莉
    2013(6):81-85.
    [摘要](1479) [HTML](0) [PDF 962.71 K](3189)
    摘要:
    为了保障黄河功能性不断流和供水水质安全,利用VB和Access软件开发了黄河自净需水量计算模型系统。该系统采用三层C/S结构模式,其核心层为系统应用层,由数据采集与更新、方案制定、模型计算、结果查询和系统管理等5个子系统组成,能够在黄河特定河段、特定排污口及支流空间分布条件下,根据不同的上游来水背景浓度及河流纳污状况,优化计算出河流接纳合理污染物所对应的、河流必须蓄存的、满足相应水质目标要求的最小水量及水量过程。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19  大型渠道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胡智农,,,韦华,,,单国良,, 余熠,,,杨黎,,
    2013(6):86-89.
    [摘要](2659) [HTML](0) [PDF 756.58 K](3366)
    摘要:
    根据大型渠道衬砌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通过试验研究了水泥种类、粉煤灰、纤维对衬砌混凝土收缩(塑性收缩、干缩、自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合比中掺入优质粉煤灰,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在配合比中掺入纤维,混凝土的抗收缩能力进一步提高;与P·C32.5水泥相比, P·O42.5水泥具有更好的抗收缩性能;在配合比中掺入优质粉煤灰、纤维、使用P·O42.5水泥,可使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裂性。最后根据各类收缩裂缝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预防渠道衬砌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20  混凝土箱形渡槽日照高温下结构安全研究
    季日臣 严娟 苏小凤
    2013(6):90-92.
    [摘要](1548) [HTML](0) [PDF 817.81 K](3289)
    摘要:
    在分析箱形渡槽产生日照温差及温度应力的基础,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某渡槽日照温差及温度应力进行了有效的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日照温差作用下,在混凝土箱形渡槽槽身内表面无论沿纵向和横向都将产生可观的温度应力,其值均已超过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所以,在箱形渡槽槽身结构设计中对日照温差作用产生的温度应力必须予以重视,在设计中应配置适当的温度钢筋。
    21  基于分级加载的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分析
    常双梅,何文社 ,常周梅,张 硕
    2013(6):93-97.
    [摘要](1796) [HTML](0) [PDF 1.09 M](3127)
    摘要:
    依据非线性弹性K-G模型理论对天池上水库面板堆石坝进行了应力变形分析。首先采用CAD图形和程序控制相结合方法建立坝体与地基模型,考虑了断层构造和岸坡变化,得到了较为精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在模型计算中采用了施工逐级加载的方法对坝体进行了模拟,应用修正后的分级加载位移变形公式,对竣工期和正常水位蓄水期的应力变形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了两种工况下断层对该高面板坝应力变形影响一般规律。
    22  南水北调中线明渠工程运行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胡 丹,郑 良,李 硕,史国坤
    2013(6):98-101.
    [摘要](2995) [HTML](0) [PDF 783.15 K](3432)
    摘要:
    在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明渠工程运行风险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明渠工程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了基于直觉模糊集理论的多属性评价模型,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给出了隶属度、非隶属度和犹豫度,最后利用得分函数和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到风险等级。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潮河段工程风险评价为例,验证了该风险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工程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23  中隔墩对大型泵站进水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
    梁金栋,陆林广,徐磊
    2013(6):102-105.
    [摘要](2112) [HTML](0) [PDF 874.90 K](3186)
    摘要:
    运用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进水流道进口水流方向偏斜时,中隔墩对进水流道水力损失及流道出口断面的水流均匀度、水流入泵平均角度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道中设置中隔墩对进水流道的流态影响较小,设计流量时的流道水力损失增加约0.005 m;当前池存在横向流速时,中隔墩对改善进水流道内的流态是有利的;进水流道水力损失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隔墩的存在减小了过流面积,使得水流流速增加所引起的。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
    24  基于拟序结构的离心泵内空泡运动规律研究
    牛 权
    2013(6):106-109.
    [摘要](1381) [HTML](0) [PDF 784.55 K](2866)
    摘要:
    从近壁区湍流拟序结构出发,研究离心泵内的空泡运动规律。首先利用空泡的Morrison方程得出了近壁区法向运动速度,然后基于拟序结构推导出了空泡在“扫掠”情况下的流向速度,最后用两个速度得到了基于近壁拟序结构的离心泵内的空泡对叶轮壁面的冲击角。研究表明离心泵内正是由于近壁区拟序时的“扫掠”作用造成了沙粒对叶轮壁面以小角度的冲击破坏,这与前人的试验观测结果基本吻合。
    25  雅砻江右岸某巨型滑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吴超凡 ,邱占林,肖树煊,林金洪
    2013(6):110-113.
    [摘要](2160) [HTML](0) [PDF 1.00 M](3670)
    摘要:
    某滑坡位于雅砻江流域内拟建卡拉水电站水库右岸单斜构造带内,呈方形展布,为方量1.22×108 m3顺层巨型滑坡,主滑方向为NE向。滑坡变形表现在中下部的局部表层蠕滑变形,其机理为蠕滑~拉裂~滑移式。据野外调查和勘探成果,并结合该滑坡所处地质环境条件,运用弹性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最大剪应力集中在滑带附近,其值约0.27MPa。滑体中下部主要为水平位移,且滑体在重力作用下对力的约束最为敏感;上部则表现为以竖向位移为主。
    26  盐池北部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徐 永?,姜 军,孙芳强,张乐中,赵振宏
    2013(6):114-119.
    [摘要](1967) [HTML](0) [PDF 1.22 M](3271)
    摘要:
    随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对能源基地后备区集中供水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的研究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利用盐池县北部不同深度86件地下水样品氟含量测试结果,探讨了高氟地下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化学特征对高氟地下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氟地下水的平面分布受地形地貌控制,即汇水洼地和基岩梁岗的地下水氟含量高,风积沙带的氟含量低;在垂向上,受地下水循环更替速率影响,第四系风积砂和环河组100~200 m地下水的氟含量较低;白垩系环河组砂泥岩中氟含量较高是高氟地下水的直接原因,四周封闭的洼地地貌形成强烈的蒸发积盐环境,是大面积高氟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弱碱性、高TDS和SO4·Cl-Na型水等水化学特征,有利于地下水中氟的富集。
    27  南水北调中线沙河至黄河段沿线地下水位变化规律研究
    胡桂全,翁燕章
    2013(6):120-124.
    [摘要](3014) [HTML](0) [PDF 980.75 K](3307)
    摘要:
    地下水问题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遇到的三大关键技术难题之一,研究揭示沿线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对保证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2012连续三年在丰、枯水期,利用22眼监测井对中线沙河至黄河段沿线分别开展了地下水位监测,并收集整理了沿线40km范围内的11眼国家级地下水位长期监测资料。通过对这些监测数据分析,初步认为中线沙河至黄河段沿线地下水位变化趋势虽然总体上比较平稳,但由于沿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膨胀土渠段、上层滞水分布广泛等),存在较多风险渠段,如遭遇强降雨等外界不利因素,地下水仍可能会对工程安全造成威胁。
    28  最优加权组合模型在边坡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柏俊磊a 王乐华a 孙旭曙b 汤开宇a
    2013(6):125-128.
    [摘要](2193) [HTML](0) [PDF 864.48 K](3331)
    摘要:
    利用某岩质边坡2002年—2011年的变形监测资料,结合区域地质与气象背景,运用莱茵达准则选定有效的监测数据,分别建立了GM(1,1)模型和趋势曲线预测模型;最后,基于最优加权组合原理,建立了边坡变形的最优加权组合模型。运用组合模型对该岩质边坡的变形进行了拟合和变形预测,模拟变形趋势与实际变形趋势对比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任何单一模型的拟合精度,证明该组合模型合理、可靠。
    29  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开采程度评价
    李新斗,席志敏
    2013(6):129-132.
    [摘要](2649) [HTML](0) [PDF 903.02 K](3887)
    摘要:
    通过对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水头(埋深)多年动态分析,结合地质环境问题现状,评价了深层地下水开采程度,认为占河北平原面积60%以上的区域内,深层地下水处于严重超采状态,这一结论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最后,从节水、调整开采层位、调水、调蓄和污水资源化等方面提出了缓解地下水超采的对策建议。
    30  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进展与研究思路探讨
    靳润芳,左其亭
    2013(6):138-143.
    [摘要](2678) [HTML](0) [PDF 846.12 K](3603)
    摘要:
    人水关系研究是目前水资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水关系”可以理解为“人”与“水”之间的博弈关系。人水博弈是人水和谐量化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或途径,国内外学者针对人水关系博弈论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有关人水关系博弈论的大量文献,在概念与内涵、理论与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目前国内推行水利现代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生态文明建设等的新形势,提出了人水关系博弈论研究的新思路,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研究综述
    王平 韩占涛 张发旺 孔祥科
    2013(6):144-147.
    [摘要](4814) [HTML](0) [PDF 764.66 K](11081)
    摘要: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假说对于探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在分析EKC假说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EKC影响因素、理论发展及实证研究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该假说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借助国际贸易的大环境,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清洁型技术、政策改革、公众教育和法律体系,力图降低环境拐点,压扁EKC曲线,建立经济、环境的双赢关系。
    32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口门两部制水价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吴泽宁 董淼蕾 郭瑞丽 李 洋
    2013(6):148-152.
    [摘要](2981) [HTML](0) [PDF 755.43 K](3572)
    摘要:
    在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本组成和口门共用成本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了分项共用成本的分摊方法,按照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组成的两部制水价机制,设计了前低后高的干线口门水价测算方案,测算了中线工程沿线各省(市)两部制水价,通过敏感性分析,识别了影响口门水价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设计的两部制水价方案和测算方法可行,测算得到的水价在用水户可承受水平之内,而供水量变化是影响水价的最主要因素。两部制水价机制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口门水价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
    33  跨流域调水核心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张君 ,张中旺 ,李长安
    2013(6):153-156.
    [摘要](1779) [HTML](0) [PDF 802.85 K](3428)
    摘要:
    建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是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生态补偿量的测算与分配是建立补偿机制的重要保障。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从生态保护建设的直接成本和发展机会损失的间接成本出发,结合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静态累积、间接计算等多种测算方法,得出:基于水源区生态保护建设和水环境保护治理的直接成本,水源区应获补偿金额为4.4亿元/年;基于发展机会损失的间接成本,水源区应获补偿金额总计为2.8亿元。在此基础上,引入反映地区支付意愿的发展阶段系数和分水比例,共同确定受水区补偿量分配权重系数,计算得到2011年河南省、河北省对十堰市应各补偿1.30亿元,北京市、天津市受水区对十堰市应分别补偿0.50亿元、0.29亿元。
    34  适应气候变化的河北省农业节水技术与模式探讨
    周国新 徐贵荣 苗慧英 顾宝群
    2013(6):157-162.
    [摘要](2414) [HTML](0) [PDF 853.27 K](3271)
    摘要:
    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河北省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可供选择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然后应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建模,对各种水利、农业措施进行量化识别,提出了不同类型区适应性技术措施综合评价成果和适应性技术措施优先排序,进而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综合节水与种植技术集成配套模式。实践应用效果表明,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示范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减少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5  长江水域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
    孙艳涛,吴修锋
    2013(6):163-166.
    [摘要](2141) [HTML](0) [PDF 1.02 M](3222)
    摘要:
    对电厂环境水域温排水进行预测有助于合理地布置电厂取排水工程,使电厂取到低温水,使废热在水环境中得到充分的消散。针对常熟电厂附近水域水流和污染物的对流扩散特点,采用DELFT-3D软件平面二维水流温度场数学模型对电厂温排水进行数值模拟,在水位和流速测点验证的基础上,考察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冬季小潮条件比冬季大潮条件下的温升影响面积更大,且向下游和离岸方向扩散的距离更远;两种条件下取水口处的温升均较小。
    36  HACCP 在大港多水源供水调配中的应用
    徐廷云
    2013(6):167-170.
    [摘要](1788) [HTML](0) [PDF 966.10 K](3085)
    摘要:
    随着天津市大港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用水量不断攀升,供水管网也不断扩大化和复杂化,而该地区当前的供水管理水平已无法满足要求,供水安全问题亟待解决。现以危机分析的临界控制点(HACCP)技术为指导,对大港地区的供水系统进行危害分析,识别出严重影响供水安全的关键环节,据此提出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科学合理的供水调配方案。
    37  南水北调丹江口加高工程施工栈桥结构模态分析
    廖湘辉,陈大伟,余 健,韦仕龙
    2013(6):171-173.
    [摘要](1901) [HTML](0) [PDF 978.80 K](3248)
    摘要:
    振动模态分析是桥梁结构设计的重要步骤。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南水北调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38#~25#坝后架设的临时施工运输栈桥结构进行模态分析,计算了栈桥结构的前八阶固有频率与主振型。研究认为,当受到外部激励的频率与固有频率接近时,有可能产生共振,从而严重损害栈桥结构;栈桥第4、5、6、8跨是其薄弱环节,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同频率的车辆在上面停留。研究结果为栈桥结构的动力学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可为其他同类型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38  沿海挡潮闸水力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康立荣,张晓松
    2013(6):174-177.
    [摘要](2328) [HTML](0) [PDF 786.64 K](3591)
    摘要:
    感潮河道上挡潮闸的水力设计与上游涝水、下游潮位涨落情况关系密切且复杂,目前尚无标准计算方法。某沿海挡潮闸外移建设中由于未足够重视基础资料收集,消能设计水位组合不甚合理,造成工程消能设施损坏严重,因此有较长港道的挡潮闸外移时,重新论证新闸处潮位数据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剖析工程存在的问题根源,在该工程加固改造设计过程中,深入分析了挡潮闸闸孔总净宽计算、消能防冲设施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可供类似挡潮闸设计工作参考。
    3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汝河段串流区淹没解决方案分析
    和宛琳,刘 伟,刘晓琴
    2013(6):178-180.
    [摘要](2145) [HTML](0) [PDF 1.41 M](3201)
    摘要:
    北汝河和石河之间以及石河右岸地势较低,北汝河和石河洪水漫溢出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及各河道建筑物修建后缩窄了行洪断面,对河道的行洪产生一定影响,上游水位壅高、淹没时间延长,上游耕地和村庄淹没水深有所增大。结合北汝河串流片特点对淹没影响进行处理,选定了征迁安置、河道防护、河道治理、河道防护与河道治理结合4个处理方案进行研究比选,按照技术可行、经济最优并最大限度的保障受淹没影响村民安居乐业的标准,选定方案3即河道治理方案为最优方案。
    40  缅甸DAPEIN(Ⅰ)水电站岔管优化设计
    罗玮 周玮
    2013(6):181-184.
    [摘要](1499) [HTML](0) [PDF 1.14 M](3322)
    摘要:
    根据缅甸DAPEIN(I)水电站压力管道段工程布置及地质条件,选择埋藏式钢岔管和钢筋砼岔管两种岔管类型,分别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从岔管位置的确定、岔管的体型设计、应力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岔管围岩属Ⅳ类,相对较差、管壳及管壁应力较大,焊接工艺复杂、施工制作困难、造价较高?;钢筋混凝土岔管围岩属Ⅱ~Ⅲ类,采用对称"Y"型结构,岔口附近应力集中,双层配筋,并对围岩进行固结灌浆及回填灌浆等措施。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